作者:孟久成
播音:高旭东
音频:3
更新:003.mp3
进度:已完结
黄孩子白妈妈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,亲生的孩子被别人领养,是难以启齿的事情,不到穷得揭不开锅、连孩子都养不活的程度,哪个父母也不会如此狠心;中国儿童被外国人领养,更不是什么光彩体面之事。然而,在我与众多领养中国孤儿的美国家庭接触之后,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动,因为我见到了另一种文明,一种与我们很不相同的文明,从一个侧面了解了这个国家的人民,从而修正了我的一些观念,有些观念甚至是颠覆性的—— 一、农场的中秋晚会 2004年10月,我们驱车赶往辛辛那提市附近的一个农场。 辛辛那提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。这个地处美国东部偏中的城市与北京纬度相当,气候也很相似,秋高气爽,本来就清澈透明的天空更加湛蓝而高远。虽届中秋,仍然草青树绿,只有枫叶逐渐转红,透露出秋的信息。 驶过辛辛那提的“当趟”(市中心),滚滚滔滔的俄亥俄河就呈现在眼前,这条河无论从宽度还是气势上看,很像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。过了古老的悬索式大桥,已经脱离了俄亥俄州,进入了肯塔基的领地。 为什么去农场?因为在这里举行一个美国领养中国孤儿欢度中秋佳节的晚会,洋人也过中国节?挺新鲜!但参加这次活动并非兴之所致,此前我听儿子说起他就读的学校有位美国教授领养了中国孤儿,像对亲生孩子一样,发生在这个家庭的故事委婉动人,而且非常新奇,很想写一篇跨国领养孤儿的文章,但苦于没有线索和机会。 这次活动可谓天赐良机。 在农场,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家庭,一般为三口,一个孩子,两个大人,也有的家庭是两个孩子。这些家庭非常特殊,在其他场合很难见到这种人群的组合:孩子是我熟悉的面孔,与我们同种同宗,但父母全部是白人,这是特点之一;第二个特点就是孩子多数为女孩,很少见到男孩的身影。当时人声嘈杂,活动频繁,匆匆忙忙,其中原委,我来不及深思多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