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001.mp3下
- 002.mp3下
- 003.mp3下
- 004.mp3下
- 005.mp3下
- 006.mp3下
- 007.mp3下
- 008.mp3下
- 009.mp3下
- 010.mp3下
- 011.mp3
下
- 012.mp3
下
- 013.mp3
下
- 014.mp3
下
- 015.mp3
下
- 016完结.mp3
下
作者:肖红
播音:聂梅
音频:16
更新:016完结.mp3
进度:已完结
《生死场》是肖红的代表作,写于1934年,1935年作为鲁迅先生主编的“奴隶丛书”之三由上海宏光书店印刷出版,鲁迅先生亲自作序,高度赞扬肖红用“越轨的笔致”表现了“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,对于死的挣扎”。小说当时就轰动了上海文艺界,正如许广平所说的,《生死场护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,因为是那么雄厚和坚定,是血淋淋的现实背影。”《生死场》有声小说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,但作家独树一帜的修辞艺术尤其引人注目。《生死场》中的修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化抽象为具体,为通俗易懂,而是作品独特深邃的主题及作者敏锐的艺术才情察赋的直接产物。 首先小说的标题就通过一个形象化的借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,提供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、深邃。“场”给读者感觉到的不只是作品人物活动的空间,而似乎是物理学上对“场”的解释:“场”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,具有能量、动量和质量,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。很显然,此标准意在反映北方农民在生死空间所演绎的种种生死状态。